阅读记录

《攻略偏执反派又抛弃他后》

8. 第 8 章

《攻略偏执反派又抛弃他后》小说免费阅读

谢晞容从踏上回府的路,就不断对傅苒怒目而视,但进了门后,却忍住了没说出偷看的事,只是越想越气,又转过头重重瞪了她一眼。

“你别以为这件事过去了,要不是为了表兄,我才不——阿嚏!!”

傅苒:“……好好好,你回去记得喝碗姜汤,别受寒了。”

然而第二天,谢府便有下人说起小娘子因为贪玩着了凉,被母亲陶氏勒令卧床休息的事。

由于事关长兄名誉,任由陶氏问了半天,谢晞容居然都忍住了没告状,只不情不愿地说傅苒帮她借了崔家娘子的衣物,让母亲帮忙还回去。

“崔家二娘子?晞容上巳节碰见她了?”

东郡公夫人刘氏端坐案后,听自家妯娌絮叨了半天女儿的不省心,终于从话里捕捉到这个名字,回忆和崔家的往来。

刘夫人主理府上一应事务,和别家人情联络大多都要经过她。

因为谢府规模不小,但人口相对其他权贵人家来说略简单。谢老太公夫妇都已驾鹤西去,目前常住在家的就只有两房,即东郡公谢易和其三弟谢运,其余两个兄弟都在外任职。

谢运官职不高,远比不上兄长,夫妇两人又都不爱麻烦,所以府里既没有各房矛盾,也没有管家权纠纷,大小事几乎全由刘夫人做主。

陶氏道:“她倒没碰见,说是青行的义妹碰见了,向人家借了件衣服。”

刘夫人已经从刚才的叙述里知晓了那天的事,饮了口热茶方问:“晞容不肯说为什么落水?”

“别说了,她一提到这个就支支吾吾的,”陶氏压低了声音,身体凑得更近了些,“这话我也就私下同你说说,我看,她好像不大喜欢青行的义妹,但我问她落水是不是因为那姑娘,她又说不算,弄不清怎么回事。”

闻言,刘夫人这才缓缓放下瓷杯,沉吟了片刻。

她因少时操劳而落下过病根,身子骨向来不大好,上巳之前就有些不适,为避免再吹凉风,便索性没去踏春,所以是听陶氏抱怨后才知道此事。

不过刘夫人到底是看着谢晞容长大的,知道她脾气虽有些任性,但大事上拎得清。既然她坚持不肯说原因,那多半是牵涉到了需要讳言之事,想必多问也是问不出来的。

想到这里,刘夫人拍了拍陶氏的手,宽慰了两句。

“如此说来,崔二娘子是一片好心,而且崔家门风清正,她定然不会在外传扬什么,衣裳我命人备礼一并送还给崔家就好了。”

陶氏先连连点头,表示赞同,而后犹豫着清了清嗓子,终究没憋住一颗想打探八卦的心:“既然都说起了,我多嘴问一句,青行那个……到底怎么回事?”

认干亲这种事,实在让人很难不遐想,她早就暗自好奇了,只是碍着长辈的面子,说出来未免有拿小辈嚼舌根的嫌疑。

好在刘夫人知道陶氏心地不坏,只是嘴碎罢了,平淡道:“她于青行有救命之恩,仅此而已,旁的你知道,我是不好说太多的。”

“哦,也是,也是。”陶氏听了这句,便知趣地打住了话头。

言外之意她也懂,刘夫人虽然是如今的当家主母,但却是续弦,而谢青行是原配的儿子,继母嫁进来时,他年纪都已经十余岁了。

虽然两人彼此以礼相待,但因为谢青行已故的生身母亲,到底有层隔阂,关系也始终算不上亲密,所以,向刘夫人问这话是不太方便。

陶氏赶紧找了个台阶,把先前的话题圆过去:“青行从小是个闷葫芦,何况他们年轻人的想法,最难猜不过了。”

“是啊。”刘夫人面上也一笑揭过。

虽是不便提起,但对于陶氏好奇的部分,其实谢青行的确解释过,是因为傅苒的父母都已离世,要是放任一个弱女子继续独居于战乱之地,总归让人于心不安。

东郡公谢易本就是个极其看重情义的人,知晓缘由之后,二话不说就同意了认义妹这事,刘夫人当然也无不可的理由。

但老实说,除却这一层关系以外,她对傅苒的记忆不深,只记着是个纤弱而秀气的小姑娘,并非一眼就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那种人。

只是不知为何,她总觉得这个女孩似乎是个极大的变数。

即便不能对陶氏言说,于她的私心……自然是偏爱苏家人的。

她嫁给东郡公之前,和当今太后曾同为宫女,情如姐妹,若不然,苏琼月也很难一而再再而三地借着探访她的名义来谢家拜会。

然而私心归私心,命中的因缘际会,谁能说得准呢?就算是她自己,何曾又料到了今天。

刘夫人用帕子点了点茶水的湿痕,照旧平常地吩咐侍立在两旁的婢子。

“备礼,给崔家送去吧。”

*

谢府书房里,傅苒正捧着一本从书架顶上随便找出的地理志翻看。

说到这个状况的起因,还是她平时在府里闲得太无聊,所以主动向谢青行申请了书房的借阅权限。他对此倒是很赞成没错,但傅苒很快就发现,男主估计是个典型的实用主义者。

因为除了少数经史典籍以外,他的藏书里压根找不到几本文艺作品,放眼望去,内容不是兵书就是地理人俗、风物百工等方面的著述。

毫无水分,全是干货,就是有点太干了。

好在她兴趣还算广泛,当年连郎道的物理十卷都陪朋友生啃过,所以也能接受,只是得对照着墙上的禹贡九州图,试图弄清楚书里那一大堆河流城县的方位。

可惜傅苒理论尚佳,但实用的方向感相当渺茫,看了半天还是觉得乱糟糟的,于是转过身,准备从附近的书架里找几本其他书来参考。

一回头,视线对上了身后不知道站了多久的人影。

“!谢公子?”她下意识噔噔后退,直到看清了人才放下心来。

“只是见你太过入神,就没有出声打扰。”

谢青行见她行动惊慌,还险些撞翻了身后盛着香花的瓷瓶,无奈道,“怎么吓成这样?又不是在作贼。”

这倒不至于,单纯是因为最近谢青行回来得实在太少,导致名义上是他的书室,眼看着都快要被她一个人占据了……

傅苒不好意思地抿唇一笑,把手中的书合了起来:“谢公子来书房是有什么要事吗?”

谢青行向她展了展手中纸张的一角:“我明日不当值,恰好府上又收到了一位友人的手函,所以来给他回信。”

他因为战功和天子信任,已经升任为侍中、殿中尚书,负有掌宫内兵马以及典宫殿禁卫的职责,要是有临时任务委派,便经常会直接夜宿于宫廷,导致在家的时间比以前大为减少。

所以从上巳之后,傅苒见到他的机会也不多。

为了表示自己的弥补之意,她殷勤地给他铺开信纸又磨起了墨,顺便关心道:“天色这么晚了,回信要是不着急的话,不如明天再写吧。”

谢青行耐心解释:“这封信是从青州托人捎来的,路途遥远,单是传信便要在路上耗好几日,还是早些回复为好。”

“也是哦,对了,说到青州——”傅苒忽然被这句话提醒了,“之前公子说过的流民安置的事情怎么样了?”

她本来就是从青州而来,知道那边由于战乱的缘故,有许多人已经无地可居。谢青行已经写过一份奏章向皇帝禀报这件事,现在他病休结束,朝堂的安排应该也下达了。

其实女配的身世虽然可怜,在动荡中却不是个例,像她这样的人还有许多。

所以说起来,她能遇见男主都算得上幸运的事情了。

谢青行的笔锋停顿了下来:“是我忘记告诉你了,陛下已经下旨,令青齐之地的流民徙于京师就食,此事交由河南尹来督办。如果顺利无误,他们的户籍便会分配在周围的诸县,再由仓曹发放赈济。”

重新定居不是件易事,但如今,这已经是多方协商过的结果了。

他沉吟片刻,又道:“只是朝中并不太平,近来李家的案子太大,有不少人牵涉其中,恐怕一时半会难以脱开手脚,大约会进展得慢些。”

说到这里,谢青行抬起头,神色温和地向她笑了笑,仿佛安慰。

“但在天子脚下,流民总会被妥善安置的,不必太担心。”

傅苒先是为那些人的归宿而怅然地点点头,然后忽然从他的话里惊觉关键词。

李家的案子?

还闹得很大的,不会是原著里的中书令李怿谋反案吧?

李怿可是太后的情人,常常出入宫闱,在苏琼月的记忆里,是个风趣儒雅,时不时就会给她带来各种小玩意的和善长辈。只是从某天起,他再也没有出现过。

关于他所谓谋反的罪名,女主还是过后才渐渐了解到,此时大概一无所知。

但这样看来,剧情中的某些变故已经在暗中发生了。

“阿苒?阿苒?”

谢青行不解地看着突然开始走神的她,“怎么了吗?”

傅苒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为了转移话题,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