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战国从赵王雍开始》

第一百七十二章 欲复归何处

《战国从赵王雍开始》小说免费阅读

出临淄,向西北行至十余里处,有一小城,唤作昼。

昼邑城池规模不大,东西纵深约百丈左右,但其内客舍林立,俨然一副商贸繁荣之相。

或因昼邑紧邻国都而建,此地便成了四方游子、来往行商,通使赴都的一处**点。

晨光暗澹,酉时时分。

昼邑西侧的一间客舍内,三五位年轻士子正围坐在一个闭目打盹的花甲老翁身旁。

众士子皆沉吟不语,或作沉思之状。

盏茶功夫转瞬而至,靠近门窗的士子最先沉不住气,他起身对着假寐的老翁拱手作揖道:“先生真要出齐而归?

士子语气中带着几分茫然。或许是不明白先生为何会突然决定,甚至提前一丝征兆都没有。

白日的舟车劳顿,老翁依然在低头假寐,并未有回答。

士子还欲开口再言,却被一旁的师兄伸手制止。

公孙丑有些无奈,他并非是贪图富贵之辈。但他身为齐人,心中自然希望自己的才学和抱负能在母国实现。

他其实能猜到几分,无非是与齐王的**主张有所出入。

但而今这个时期,无论秦、齐、魏等万乘大国,还是中山、宋、越等千乘之国,都在采用法家的思想,图谋变法、富兵强国。而儒家的仁义主张,在这个礼崩乐坏的大背景下,早就不吃香了,或者是沦为权利阴谋的一层道德面具。

老翁或许是感受到了弟子的心绪,遂而抬头轻叹一声。

齐国兵强马壮,齐王却能做到礼贤下士,这很可贵。这也是他原意接受齐国的客卿之位,同时在稷下学宫讲学的主要原因。

但齐国所走的路,终究是与自己所追求的**主张背道而驰了。

听到先生的叹息,师兄充虞忽然问道:“夫子似乎心中有些不悦之情。可前些日子,虞曾闻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先生闻言笑着摇了摇头:“此一时,彼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中必定还有名世的辅左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年数来看,则过矣;以其时势来看,则可矣。或许上天不原意让天下太平了吧,如果想使天下太平,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吾还有谁呢?吾为什么不乐?

说着便转头望向了公孙丑:“昔日齐王曾以上大夫沉同问吾:‘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他们认为这个说法对便去征伐燕国。然齐人据燕,却不复仁义之行,方遭今日之果。齐从之,却心有不从之。道不同,不

相为谋矣。”

说罢老翁又自顾自地摇了摇头。弟子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想法这很正常。就连他自己何尝不是出于反复之念才宿留昼邑的。

但弟子们既然选择跟随自己离开齐国想必还是秉持着“民为贵”的**主张。

或许老翁心底还是希望齐王能派人请自己回去吧。

齐国作为大国

若是出了齐国又有哪一国还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呢?

就在这时屋外忽然传来叩门声:“先生陈贾大夫求见。”

原本还有些意志颓然的公孙丑眼神倏之一亮。

其余弟子也纷纷望向先生。

老翁面无喜优地做了个颔首动作。

片刻后齐国大夫陈贾进得屋舍公孙丑等人纷纷起身揖拜行礼。

只有老翁依旧靠俯在几桉上假寐。

陈贾心下稍有不喜但想到临行前大王交代的话语还是耐下心来同老翁揖道:“仆闻先生将离齐心有一惑特来向先生请教。”

老翁睁开双眼还了一礼:“大夫请言。”

陈贾道:“敢问先生周公何人也?”

老翁回道:“古之圣贤也。”

陈贾再道:“周公曾派管叔监管殷族后人但管叔却带领殷族人叛乱是否有这回事?”

老翁颔首不语。

陈贾眼神微眯:“周公若是知道使管叔治殷会发生叛乱还会派管叔去吗?”

老翁回道:“周公不知也。”

陈贾笑道:“那么圣贤之人也会犯错误?”

老翁摇头:“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