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从赵王雍开始》
《战国从赵王雍开始》小说免费阅读
烛火轻摇,纱幔垂曳。
珊瑚赤着足,踩步、仰躺到软塌之上,柔荑轻扶着额头,秀眉时而微蹙、时而舒缓,来回变动的神情,可见此时佳人心绪之复杂。
侍剑跪坐在她身旁,安静地等待着。
过了片刻,珊瑚缓缓睁开双童,目光瞥向面容冷清的侍剑。
看着静若处子的姐妹,她的心也莫名跟着安静了下来。
其实说起来,对腹?的承诺,珊瑚并不在乎,‘巨子’不过是个虚妄的名头罢了。
墨家**后,墨者兼爱天下的崇高理想,断指以存腕、杀己以存天下的奉献精神早已经荡然无存。而今的墨家虽存,昔日的墨家学派其实早已消亡。现在的墨家,能凝聚墨者人心的,早已经不是单单一个巨子的名头。
珊瑚如今所纠结的,只不过是一份、往日的恩情罢了……
秦国自秦孝公继位以来,便欲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为己任,广施恩德,救济孤寡,招募战士,明确**行赏的法令,并在国内颁布了着名的求贤令,命国**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求贤令一经发布,关东各国的有志之士、失意之士纷纷涌开始入秦都。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不久的墨家三派相继涌入咸阳,以图自家之学,能为秦公所受。相里勤亦得受秦孝公相邀,而去秦宫辩学。
相里之墨一直信奉的道义便是与友和善、不主动挑起战端,所以相里勤也一直秉持自己的道义,意图再现往日墨家之辉煌。而相里墨一直所做的也是协调秦墨和楚墨之间的冲突。
身为墨门三派的首徒,珊瑚与司马错也是在那个时候相识。
随着各个学派相继涌入秦国,秦都一时百家争鸣。但……好景不长,随着法家公孙鞅的入秦,一切都变了……
公孙鞅劝孝公推行法制,以强国。
之后秦孝公便逐渐开始疏远法家之外的流派学者,后卫鞅继续向孝公进献变革之法,推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量衡,重置秦律,最重要的还是焚民间诗书、禁止他国游说。这也对在秦国的诸子百家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新法一经颁布,秦国便开始大肆驱逐、捕杀各流派学者。其中邓陵氏之墨遭驱逐,投奔去了楚国;相夫氏之墨彻底倒向了秦国,其门下弟子也大肆融入秦国吏政。而相里勤昔年与卫鞅相辩、开罪于他,卫鞅得势后便大肆捕杀往日政敌,秦孝公对此也选择默而视之。
相里之墨一时在秦国遭遇了毁灭性打击,
昔日的家园驻地也被大火付之一炬,相里勤为掩护门下弟子撤退也被秦军捕杀。
彼时的洛珊瑚若非遭司马家的搭救,恐怕也早已经同恩师一般,随着那熊熊烈火化作着天地间的灰尽了。
逃回邯郸后,秦国的一幕幕,日日夜夜、不断地在年幼的女孩大脑中回放。她恨!恨秦国、恨商君、亦恨墨家……师傅的死也间接导致了珊瑚信仰的崩塌!
在赵国,珊瑚带着恨,以相里勤首徒的身份重新凝聚了散落的弟子,相里之墨也与赵肃侯达成了‘协议’,甘于成为赵国的鹰犬!信仰已然崩塌,一切都为了复仇。
其实墨家早就和赵国宗室有联系,只是那时年幼的赵雍还不知道罢了……
十数年过去了,珊瑚也累了,对于往事,她一直选择浅陌性澹忘。
直到那时,赵雍对她提起创建都察院的想法、是肥义的一番措词,才让她想起来,她还是墨家的弟子……
对于司马家,珊瑚心中一直有着一份感激,若是有机会她也愿意偿还昔日的恩情。但,她不知道的是,司马错也对她有着一份别样心意。昔日的珊瑚一直与司马错保持着简书往来,虽然分属两个阵营、两个派别、两个国家,但珊瑚不过是为了通过司马错探听秦国的消息。而司马错却误以为了,她愿意和他维持那若有若无的关系。
司马错……珊瑚除了对这个名字有深刻的印象之外,两人其实已经很久很久没见过面了,久到都忘记对方长什么样子了,只知道他很受秦王的宠信,官职爵位也很高。这当然都是珊瑚特意命人打听过的,而且珊瑚也不认为,一个高官显爵、前途无量的年轻将军,会对她一个江湖女子有什么想法……
不过一切的一切,随着珊瑚的入宫、在她选择接受赵雍的赐嫔那一刻起,司马错与她之间的往事便彻底画上了句号……
时隔多年,珊瑚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她再次听到司马错的名字时,竟然会是以这么一个状态。在她看来,以秦国的战斗力,秦国就算战败了,以司马错的爵位、地位,也绝对不会战死,更妄论被生俘。譬如秦、齐桑邱之战,秦军几乎全军覆没,战况比晋阳之战惨烈得多,但秦国的高级将领基本安然无恙……
或许……司马错战**,珊瑚还可能会念起往事,为他伤心一些吧。
但,珊瑚现在所想的,全是如何才能彻底斩断她与秦国往事之间的那条线……
……
……
破晓的晨光穿过浅薄的云层洒落大地,暖意开
始驱赶夜的寒冷。
赵王宫内宫人们在寅时天未亮时便开始布置起来遍地红色的绸缎锦布与远处的白雪相映成景盛大的礼乐之声
“恭贺王上恭贺王妃。”
依赵国礼节朝礼过后赵王需携带自己的妃嫔走下高台依次向功臣们敬酒。
得入大殿同王共饮的功臣无非是赵国的高层或者得立大功的臣子。
“恭贺王上恭贺王妃。”
赵雍目露笑意对着众臣颔首示意洛、姒、孟三女着端庄华服跟在他的身后依礼而敬。
“恭贺王上恭贺王妃。”
“恭贺王上恭贺王妃……”
“阿姐。”小将赵固出声叫住要往前走的孟柔。
赵固身旁的庞煖以为这小子在乱喊急忙拽了他的衣袖一把小声道:“怎么回事还没喝就醉了?”他显然并不知道赵固的身份。
庞煖随即忙朝着孟柔低头揖拜道:“拜见王妃。”
孟柔朝着庞煖微微点头示意欣慰地拍了拍赵固的肩膀。随即便快步跟上了姒越的步伐。
赵雍回头好奇地瞥了她一眼不过也没多问。
……
礼毕后接着便是册封北征有功的将士。
授爵、进职!
对臣子来说此刻才是最重要的一刻。
在众臣殷切地目光中赵雍加封肥义为大司马以统掌赵国之军政。
赵国不承周制没有三公之说但却有三公之职:司马、司空、司徒赵国全都设立。
司马为军政之首地位最为尊崇且非上卿而不能担;司空为土木、水利之官地位亦相对较高一般都是由卿而担任;司徒在赵国为地方官职地位最低。
若非要说赵国的‘三公’应该也是‘司马、司寇、相邦’此三职为赵国最重。
赵国的军政体系初蜕于晋国而今又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今日已经可以算是自成一体了。
自从上任大司马赵疵、离石战死后赵国的大司马一职已经空缺数年之久。赵雍继位之初便有意立肥义为大司马但又怕众卿不服遂一直空缺。
而今时势已到诸臣莫敢不服。
随即便是苏秦。
武安君苏秦此战之功也是有目共睹若非是他游说韩魏以拒秦西都晋阳此时保不准在谁
手里边呢。昔日的苏相邦再次归赵,赵廷也是一片哗然,不过安平君赵成、相邦赵豹等一干重臣,也并未对此表现出多大的抗拒。
赵豹甚至甘愿让出赵相之位。但对于相位的安排,苏秦却是推而不受。
苏秦是聪明人,虽然对权利他也有过流连,但如今他的志意却不在此了,况且刚刚归来就横刀夺爱,显然也不怎么合适。
不过都御史一职苏秦是在适合不过了。苏秦的归来也着实让肥义轻松不少。
安平君赵成,除了赐赏一些金银丝帛外,倒是没什么可封的,他已经尊贵的封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