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从赵王雍开始》
《战国从赵王雍开始》小说免费阅读
魏王宫朝殿王榻之上,魏王蓥头脑微微发昏。张仪所叙,确实是魏国现在的实际情况。
魏国昔日的霸主地位已然不复存在,而往日魏国得罪的那些诸侯国们,又岂会真的因为一纸盟书,就转身相助?
韩国若非与魏国栓在同一条战线上,恐怕也早就在背后落井下石了吧。
张仪无论是安得什么心,但他说的这番话的确戳准了魏国的痛处。无论张仪入魏是否真的如传言一样,为秦国间谍,其实魏蓥对这些都不在乎,只要张仪不做损害魏国利益的事情,就是真的,那又如何?以魏国当今的情况来看,他似乎也没多少选择了,依附于秦国,总比楚、齐两国靠谱。
魏蓥当即开口问道:“那依相邦所见,我魏国又当如何?
张仪嘴角微微上扬,指着堪舆图道:“王上请看,我魏国国土宽广、东西纵深千里,但边境线绵长,我魏国地势平坦,又无高山险要,若再起战事,要想守国固土,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
而今又因连年征战,我魏国能战之士恐怕不会超过三十万,如果把全国兵力戍守边疆,必然会使得兵力分散。
今我魏国处四战之地,南有楚国,北有赵国,西有强秦,东有齐国,腹有韩国,皆是当世之强国。而我魏国若是交好于楚国,就会冷落齐国,齐国必然攻打我魏。我魏国若是交好于齐国,则会疏远于赵国,赵国也会从之。而韩国,楚国也不能得罪。固臣认为,我魏国若想来去自如,当连横!
“连横?魏蓥眉头一皱。
“连横!张仪语气微微加重。“当世之强国,以秦为最。我魏国若是与秦为敌,秦王若是发怒、攻我魏国,我魏可抵否?张仪这番话,可以说是摆明了他的态度。
“汝大言不惭,胆敢威逼王上!三晋合纵又何惧秦国!太子嗣立即上前一步,大声呵斥道。这张仪胆敢在魏国的朝堂,以魏相的身份恐吓魏王,看来他也是摊牌了。
“住嘴!魏蓥却出声训斥道。
“父王……魏嗣不甘,欲再言。
魏蓥瞪了魏嗣一眼,随即转头对着张仪道:“继续说下去。
“合纵……张仪目带讥讽地一笑,随即继续道:“若秦国举大军进攻河外,袭击卫国,赵国无法南下,魏国无法北上。纵即被切断,太子谈何合纵矣?
“妄言!魏嗣驳斥道。
张仪并未理会魏嗣这无序之语,他右手朝着堪舆图横向一划,顾自继续道:“我魏国若是
西附于秦国,东连齐国,则赵、楚、韩、宋会慑于秦威,而不敢加兵于我魏。”
魏蓥沉吟一番,说道:“相邦言之有理,容寡人深思一番,再答复相邦。”
张仪目光一沉,幽幽道:“秦国的目标主要是赵国和楚国,王上又何必替两国挡这兵燹之灾呢?”
魏蓥听到这番话,脸色一沉。
太子嗣也是屏住嘴,暗暗咬牙,却未答一句。
大殿内一时陷入、落针可闻的境地。
魏辛上前一步,对着张仪拱了拱手道:“相邦,此策兹事体大,不能妄下论断,还需多做探讨。”
张仪还未搭话,宠臣田需便上前一步,对着上首的魏蓥揖道:“王上,臣认为连横之策可行。观今时,我魏国合纵已破!昔年各国意图结成合纵抗秦,可结果呢?齐国、楚国都拒不参加。反而趁我魏国抗秦之际,掠我边境。我们又如何能联合齐、楚两国对付秦国呢?”
“臣附议!”上大夫张寿出声附和道。
“臣附议!”一直徘回的大司寇魏厉也附和道。
魏蓥抬头扫视殿下一周,叹了口气,缓缓道:“那就依相邦之策,连横秦国吧。辛苦相邦代寡人书盟于秦吧。”
魏蓥也知道张仪说的有道理,秦国的大棒,魏国今日是抵不住了。而赵、韩两国如今显然自顾不暇。
“喏!臣愿代劳。”张仪回道。
“今赵国国都空虚,赵王又北征在即,千载难逢,还望王上出兵伐赵。”张仪继续怂恿道。
听罢此言,魏蓥却是置若罔闻,他面容疲惫地对着殿下摆了摆手。
身旁的宦者令,随即高声喝道:“王上宣,退朝!”
张仪借魏欲再施连横,魏国盟秦已成定局,但魏蓥对赵国的态度依旧不明。
但战争的车轮似乎不会因为他的态度而停止转动。
……
……
中山国都,中山城。
秋意的萧瑟在这个群山环绕的城中之城似乎表现的更加明显一些,风儿阵阵吹过、卷过枯黄的叶子,擦过一个个正在忙碌的肩头。
中山国的国土虽然狭小,但其经济却相当发达,中山境内的各类矿物资源储备都极其丰富,丰富的铜铁资源也造就了中山国发达的手工业,铜器冶铸和铁器冶铸完全不逊色于中原各国,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诸国中向来有‘多美物’之称。
而且中山国不禁手工私器的冶造,除了中山国库外,在中山国
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城池中都能看到形色不同的手工匠铺。
中山国北面是恒山中部太行山从其腹地纵贯而过因国内大部分都是山区且土地多不适合耕种是以中山国民约有三分之一以狩猎为生。而秋狝算是中山国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猎物在冬天来临之前需要储存食物活动频率较多秋冬季节的猎物因保存体能行动缓慢且较易狩猎。
在这个时代狩猎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技能同样运用于军事大典为练兵的综合演习。基于军事需要通过狩猎军士可以学习骑射的本领。中山人本就是胡人对骑射有一种天生的热衷。
中山王姬厝便极为酷爱此类运动自他继位之初每年秋冬尹始他都会大召群臣
而这个秋天显然要让他失望了。
在秋狝大队即将开赴太行之际忽然有两骑从远处急匆匆驶来、拦在了队伍前面。从骑士手中小旗、插着的羽毛来看定是紧急军情。
姬厝虽傲却不昏自然知道孰重孰轻随即遣返秋狝队伍策马回宫。
中山王宫内姬厝看着手中刚刚从边境传来的简犊急报眉头微微皱起。简犊有两份一份为南长城守军所传一份为鸿上塞(河北唐县倒马关)守军所传。
这一南一北两地难道同时遭遇敌情?
姬厝打开简犊细细扫视一遍后、眉头才舒缓开来随即又让宦者将情报拿给诸臣传阅。
殿下众臣观看过后有人脸上立刻浮现起了惊喜有人则是布满了忧愁。
公叔捷当即起身作揖道:“王上千载难逢的机会楼烦和林胡侵犯赵国北疆我中山当立即起兵伐赵。”
对齐国的战争公叔捷是强烈反对的但若是对赵国开战他是举双手赞成。
因为在公叔捷看来中山国就像是一头山羊、一头强壮的山羊而齐国就像一头牧羊犬犬虽然偶尔会驱使羊但同样也会保护羊。
而赵国对中山来说就像一匹狼一匹嗜血如命的狼。就算偶尔赵国会援助中山在公叔捷看来亦不过是狼在用鲜草引诱羊放松警惕罢了。再健壮的羊、在狼面前也只能是一顿丰盛的大餐。
这就是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犬驱逐羊、最多只会薅羊毛而不会伤及羊的性命因为对犬来说一个活着的羊、远远比一只死羊来的有价值的多。而狼却会想尽办法将羊生吞活剥。
显而易见的道理但自家的国君就是看不明白为了
一点不切实际的利益就彻底赶跑了牧羊犬。
失去牧羊犬的羊又怎么可能斗得过狼?但中山国这头羊也没办法只能与赵国这匹狼虚与委蛇。
而今羊的机会来了狼放松警惕、背过了身子露出了它那最为脆弱的腰腹。公叔捷怎么能不兴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