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战国从赵王雍开始》

第六十三章 双面间谍

《战国从赵王雍开始》小说免费阅读

华夏各国的攻伐愈演愈烈,诸侯小国在群狼环视中亦难独存。它们就似海中的游鱼,被一个个巨大的历史浪潮,裹挟入这个本不属于它们的大时代!

……

……

这两日,诸国的战事一件接一件的传入邯郸。

宋国败楚国于雍邑,又夺齐国邳城,今再逼魏国襄陵。宋国以小欺大、以弱对强,却能节节高歌。战争的胜利一度将宋国推上了风口浪尖,宋公偃的常胜之名也广为宋国人民颂传。一手狐假虎威让宋公偃玩的是炉火纯青。

但就怕人皆畏虎,而狐不自知。

西方战场,秦军以十万对魏、韩联军十五万。数日血战,秦国最终败韩、魏联军于阴晋,斩首联军四万余,魏国的河西之地再次为秦所夺。

南方战场,越国败楚国于昭关、又夺楚国橐皋。

楚军从宋地回援,又夺回橐皋,进逼越国于丹阳(这里的丹阳是指安徽当涂县)。

越国虚晃一枪,顺水南下强夺楚国九江。

东方战场,齐败燕于饶安,燕军溃,退于燕地。

赵、中山与齐战于高唐,赵国久持不下,遂撤兵。

*

邯郸,赵王宫,议事殿。

赵雍将简犊掷于几桉,眉头微微皱起。

赵国失算了,齐国的顽强远远超乎了赵国君臣的意料,谁能想到一个内忧外患下的齐国,四方为战还能接连,败燕、祛赵。

邳城虽然为宋所占,但是根据都察院的密信来看,不过是齐国与秦国做的一场交易。

肥义劝慰出声道:“王上勿忧,高唐虽未攻克,但我赵国兵力也未有丝毫损失。”

听到这安慰的话语,赵雍微微颔首,示意了然。

肥义这话虽是不假,但战阵之事未得功便是败,损耗的钱粮又不是大风白白刮来的。

其实最让赵雍担心的还不是齐国,毕竟齐国如今内忧甚重,倾尽全力虽可守土,但绝无余力外侵。

让他捉摸不透的还是当今各国的局势,乱成一锅粥的局势!浑水摸鱼容易,但若是遇到激流,便容易将自身也给卷入进去。

赵豹瞥了上首一眼缓缓说道:“秦国破魏、韩联军再夺魏国河西,恐怕会再次逼我河东,我赵国要早作预防。”

听到这话,赵雍心中不禁更加郁闷,昔年的往事难道又要重演了?

魏国求援,赵国之所以湖弄了事,也是因为赵国君臣根本就没想到魏、韩联军能败

秦国彼时刚刚经历与齐国的战败,本土又遭受了一波胡族的叛乱,而魏、韩又有公孙衍统兵,任主将,按理说……

赵雍不禁摇了摇了头,如今他都怀疑公孙衍是秦、魏两国的双面间谍。

如今他也不知道,自己当时的决策是对还是错了。相比白得五万石粮食,他更不愿意看到秦国再度强盛。

不过秦国对赵作战的可能性依旧不大,如今魏韩未衰、巴蜀在后,秦国不顾一切的北趋赵地显得不怎么明智。

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也保不准秦国不按套路出牌,毕竟主动权在人家手里。而且通过这次胜利,不难看出,秦国的动向不会顺着赵人想的那样去发展。

一事未平一事又起,刚从魏国归来的安平君赵成顿了顿说道:“臣听说,王上欲改革军制?

殿内众臣听到安平君这话,皆是一愣,余光不禁瞥向,上首的王。

肥义正欲出口说话,被赵雍抬手打断。

他语气平缓地说道:“公叔是在质疑寡人?

赵成揖道:“臣不敢,只是宗制不易改,还请王上三思。

赵雍听到这话,微微颔首,赵成过问这件事倒也在他的预料之中,赵成毕竟是守旧派的头头,他回邯郸当日,赵燕等人便去找他商议过。

这一切自然都瞒不过都察院的耳目。

改革已成定局,但赵成身份毕竟特殊,只要他不‘逼宫’,一切都有得商量。

赵雍顿了顿,岔开话题回道:“军制改革之事,稍后再议。公叔刚从魏国归来,可曾听说过什么异事?

赵成不禁迟疑了片刻,也不知在想些什么。随后回道:“臣未归赵时曾听说,昔日的秦相张仪已经回到了魏国。

张仪归魏?这对赵国来说,又是一个不怎么友好的消息。

张仪被秦国罢相、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