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战国从赵王雍开始》

第五十九章 对弈

《战国从赵王雍开始》小说免费阅读

临近午时,暑气日盛。

赵国保守派的诸臣于校场跪俯一地,恳求自家国君能回心转意。

为首的正是年愈七旬的赵燕,老翁此时趴俯在地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滴落而下,他强撑着身子,维护着自己那莫须有的尊严。

身为赵氏的宗正,他并不认为自己有错,他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赵国,为了赵氏。反而是身前这位年轻的君王,自继位以来,像是被猪油蒙了心一般,处处学习蛮夷的物事,那胡凳便也罢了,那蛮夷穿的衣服怎么能轻易加身?

赵雍站在伞荫下,眼神漠然地注视着眼前闹剧一般的场景,他心中此时已经蹦出了个恶毒的想法:干脆将这帮逆臣全都晒死算了。

肥义见状,对着赵雍轻唤一声:“王上……”

这帮守旧派的顽固,也是超乎了肥义的预料,但他也知道改革这种事,如今不能硬着来。

赵豹也是无奈地摇了摇头,身为赵国的相邦,他在异服这件事上是支持赵雍的,他能看到这项政策背后的潜力。

但他同为赵氏族人,他不可能像肥义一般孑然一身,又不能太过于倾向于那派。这其中的牵扯到的势力、家族太多了,李氏、楼氏、吴氏、牛氏大都是赵国拥有实权的宗族,最重要的还是赵氏的几个宗长都持反对态度,其中便有安平君赵成。

说不好听点,异服这件事确实牵扯到华夏族千年的传统,他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

赵豹上前揖道:“王上不如改日再议……”

赵雍微微侧过头,瞄了他们一眼。随即恨恨拂袖道:“尔等不知寡人也!”

赵燕喉咙沙哑道:“王上三思!”

“王上三思……”

赵雍长吁了口气,斥道:“起来吧!”

赵雍也知道,改革这件事不能一刀切,得徐徐图之,这次又不能真的晒死他们,但……

“欧冶博!”赵雍对着身后喝道。

工师欧冶博上前一步揖道:“臣在!”

“寡人命你在重阳日前,务必再铸千副鞍鞯,千支长殳。不得延误!”

“喏!”

“肥义!”

“臣在!”

“即日起,在常备三营内择优筛选两千名甲士,务必精于骑射。三十步内可入靶者优先,入选者赐钱十币。再牧良马千匹,现编入一旅!”

“喏!”

赵燕大惊失色,急忙上前道:“王上……”

“勿

要再言谏语!”

造势已成到时候就由不得他们了。

*

*

邯郸大北城(郭城)自赵敬侯迁都以来便数次扩大城池规模、迁移人口入内。

如今大北城划成两大区域又分四城、两坊。

四城也就是南北四个城门两坊为东西两坊其中西坊徙百姓、建武宫、书院、官衙居贵胃;东坊迁商贾、设工坊、遍女闾为商贸之地。

白马街位处郭城中轴贯通东西两坊连接南北二城。

沿白马街宽敞的大道一路向西行得二里一座百余步的拱桥便耸立于人们眼前这座桥被邯郸人民亲切地称为百姓桥。

百姓桥西面和东面的建筑此时形成了强烈反差东面大部分都是矮小的木屋、和茅草屋西面却是清一色的阔达宅院、青瓦楼阁。只因跨过这座拱桥前方便是赵国贵胃的居住区。

一辆马车自城东而入穿过白马街、越过百姓桥缓缓停在了紧邻赵王城宫墙外的一处高门大宅前。

宅门前侍立于两旁的侍者见状急忙迎了上来。

庞煖下得马车听得侍卫寒暄两句便脚步匆匆地便向门内走去。

庞家大宅面南背北而建入得大门迎面便是一道阔大的影壁(萧墙)绕过照壁后还要跨过第一进影门(战国时期的影门一般都是三开间中间是明间即门左右各一间为塾是住守卫人员的地方)。

影门内便是外庭(外院)庭内栽种着许多刺槐和木槐这是身份的象征。

穿过外庭还要跨过廊庑越过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