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王妃心中只有君君臣臣》

12. 第 12 章

《王妃心中只有君君臣臣》小说免费阅读

知府恭敬地送齐王上轿,目送对方离开,直到看不见齐王府一行人的背影了,这才转身。

一回头就看见了许回。

这短短的半天下来,他对眼前之人实在有些敬佩。

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触怒权贵的。更兼,这权贵还是她将来的夫婿,是即将主宰她命运的天。

“今日多谢许娘子。”

知府出言感谢。今日若不是许回,他还真有点儿下不来台。

虽然不知道这台是怎么起哄架秧子才搭成的。

许回谦虚回礼,“大人言重了。我才要感谢大人秉公执法,替我洗刷污名。”

知府含笑抚着自己的胡须。

“听闻许娘子考中了童子试,还是榜首,真是英雄出少年呐。恭喜恭喜!”

“大魏才子众多,晚辈不过是侥幸罢了。”

两人你来我往客套了几句。

知府担忧地说:“今日我当堂审判齐王,还对他行刑,不知道我这知府还能当到几时?”

许回安慰道:“大人实在多虑了。大人处处遵照律法行事,又不曾动用私刑?审判齐王,是代表百姓行此所为,这是天子赐予的权力,又有何惧?依我看来,大人实在不用费心担忧这些。倒是,经此一役,大人正可以顺势而为整顿法治,理清诉讼。”

知府干笑了两声,“是极是极。”

两人想说的话都说完了,许回便告辞离开。

眼见没有别人了,吴妈忍不住担忧地问:“齐王会不会报复娘子?”

许回迟疑了一会儿,“不会。他若是真的不愿意,知府拿他也没法子。既然他接受了裁决,必然是认罪的。”

吴妈这才放下了心。

两人去了街边吃面,而后才买菜回家。

齐王状告许回不成反被打,这个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传遍了整个汴京。茶寮酒肆,到处都在议论此事。

便是宫中也听说了,官家还派了御医去瞧齐王,又赐下了药材。

阁中的几位宰辅重臣得知此事的时候,惊疑不定。

他们刚把拟定许回任大理寺卿的折子递到御前,不曾想突发此等变故。

他们不明白许回怎么办到的。齐王毕竟是皇子,贵不可言,千金之躯,如何能有丝毫的损毁?

朝中不是没有人弹劾齐王,只是谁也不认为这些奏章会伤到齐王的根基,更别提让他受到刑罚。

没想到,许回做到了。

她拿齐王做了踏脚石,从此名扬天下,成了百姓心中的青天了!

许回于刑狱上如此有见地、有手段,他们真的要把她送去大理寺吗?

这岂不是养虎为患?

间不容发,形势如此危急,不是思考这些的时候。

几位老大人当机立断,彼此对视一眼,便由着最年轻力壮的孙参知即刻赶去追回这封折子,其他人随后就到。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孙参知拦下了折子,他们总能解释。

许回不能去大理寺,否则他们真成笑话了!

宫中不能奔跑,孙参知只能拼命走快些,双腿都出现幻影了,却一刻也不敢停下来歇息。跟着他的小太监饶是做惯了活计,都喘不上来气,在后面追赶。

孙参知赶到文德殿之时,却被告知官家正在接见大臣,不得空。

他虽心急如焚,却也只好在殿外候着。

有太监趁机给他递了汗巾,提醒他注意仪容。

他接过帕子胡乱擦了两把,就看见许路明从里边儿出来。

孙参知顾不得寒暄,将帕子还给太监,对着许路明略一拱手,便进去了。

这一问才知道,许回的委任状就在刚刚,发出去了。

原来,官家听闻齐王和许回在汴京府起了冲突,便宣许路明说话,指责他教女无方。

许路明当堂替女儿辩解,说她谨守国法,非但无罪,还应嘉奖。

跟着吃挂落的礼部郎中此时打起了圆场。毕竟许路明马上就是他的顶头上司了。

“齐王为了保全国法尊严,不吝惜千金之体,和明辨是非的许娘子恰是一对贤伉俪呀!臣谨为官家贺,有此佳儿佳妇,实乃国之大幸!”

官家听见臣子这么说,也不好多说什么,便抬手将许回的委任状通晓六部了。

孙参知意识到大势已去,如丧考妣,悔不当初!

他垂头丧气地迈出殿门,望着天边落日余晖和孤飞倦鸟,一时竟倍感凄凉,失去斗志。

也许,许回命里就该当官,有文曲星在天上保佑她,任凭他们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

否则,为什么偏偏他就来晚了一步呢?就和许回的委任状这么擦肩而过呢?

竟还是认命吧!再折腾下去,保不齐老天要怪罪他们。

这时,另外几位老大人也赶到了,他们顾不上收拾齐整,异口同声地问:“怎么样,赶上了吗?”

孙参知绝望地摇摇头。

几位老大人对视一眼,饮恨而归。

日子还长着呢,等着瞧吧!

却说许路明带着好消息回了家,心情那是特别复杂。

一则喜女儿固守节操、不惧强权,不堕先祖威名;一则忧齐王骄横跋扈、玩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