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小说免费阅读
李承乾的身体素质,只能算亚健康,正常工作生活没问题,这种高强度锻炼,短时间内根本吃不消。
李靖也看出来了,午间放了李承乾回东宫,他则是往太极宫去拜见李世民。
吃了药又睡了一觉,李世民头风压了下去,正要命人摆膳,听闻李靖求见,遂让人传召李靖进殿一同用膳。
“承乾这孩子天分不高,让卫公见笑了。”
李靖道:“武事上天分的确不高,可文事和算术上,若说太子天分不高,陛下就埋汰人了。”
李世民笑道:“他那点儿事儿,闹的人尽皆知。”
李靖道:“陛下有所不知,您时常用太子殿下挖苦玄成公,急得不止玄成公一人,为人父母谁不希望儿女成材,如此一来就苦了房遗直、魏叔玉之辈。臣今日来东宫,在宫门外等候时,那群孩子一个接一个的诉苦,尉迟宝琳得知臣不迫德謇,直接跪倒在臣面前,要做臣的义子。”
李世民听罢,脸上满是骄傲的笑容,对李靖道:“有佳儿如此,朕心甚慰。”
李靖道:“鄂国公眼看自家儿子学不得文,就让尉迟宝琳学算术,这可苦了尉迟宝琳。他每天三更起身洗漱,赶在鄂国公起身之前出府。”
李世民叹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敬德出身贫寒,不通文字,乱世之中凭借一身武艺建功立业,盛世将军用处少,敬德为儿孙后路忧心。”
“儿孙自有儿孙福,都是瞎操心,臣早年不明白这个道理,亲身试教,那不是教孩子,那是给自己催命,臣也就没那个心思了。”
李世民笑道:“卫公出身陇西李氏,属当今的大族,敬德的出身,连寒族都算不上,他自然要着急。”
李靖道:“急没急到点子上,急也没用。臣观那尉迟宝琳,颇有其父风范,往后还是做个冲锋陷阵的将军。”
这倒是句实话,也是他召尉迟宝琳入东宫任职的原因,只要尉迟宝琳忠于太子之心能像尉迟恭忠于他这般,那么尉迟恭身上右屯卫中郎将一职,假以时日就是尉迟宝琳的。
“照理说卫公这会子应该在东宫,过来可是为了教导承乾的事情?”
李靖道:“殿下身体本就康健,若只为强身健体,臣可以教太子打一套拳法。教了一早上,臣是看出来了,殿下在武事上天分不高,揠苗助长恐伤了殿下,陛下三思啊!”
李世民道:“如此,卫公就教承乾一套强身健体的拳法,卫公进宫或是承乾去卫公府上学都行,朕看承乾挺喜欢摸卫公养的那只寅将军。”
说到这里,李世民唤来宫人吩咐,去东宫通知李承乾午后练武取消,不用去射场等李靖了。
李靖道:“养来玩玩儿,打发时间罢了。太子殿下要是喜欢,臣联系故友,让他帮忙寻一只送入京。”
李世民笑道:“那日从卫公府上回来,朕看承乾喜欢寅将军,想着养一只给他玩儿,承乾推脱掉了。没说理由,但他那副德行朕还是知道的,养一只寅将军的耗费,他舍不得。”
李靖道:“这说明太子爱惜物力,太子这么多年行事,臣看得出来,太子不喜浮于表面的东西,喜欢能落在实处的东西,若太子一直是这个心性,那将会是社稷之福。”
李世民点点头,一点都没错,李承乾的心性不会变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为李承乾建立未来治理的人员基础,尽可能扫除边患威胁,他万年之后,李承乾安心做一个盛世之君就行。
“高昌同薛延陀部多有勾结,臣服于我大唐又阳奉阴违,朕欲剿灭高昌,设西洲府驻兵屯粮,彻底打通西域,重新设都护府,驻兵防守。”
李靖道:“薛延陀部是北方的隐患,安西北方的突厥残部和南边的吐蕃是大唐西方的隐患,剿灭高昌国设西洲府,以西洲府为重镇,向北掣肘薛延陀部,向南压制吐蕃。若朝廷发兵攻打薛延陀部,西洲府驻扎的兵马北上,可以让薛延陀部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局,同时阶段薛延陀部他们入逃西域的后路。”
李世民点点头,听李承乾所述,李治一朝突厥复国,还被吐蕃侵吞国土。降而复叛,就不要怪他心狠手辣。不把隐患留给儿孙,才是好祖宗。
“卫公可愿再为大唐出征,卫公灭高昌,朕御驾亲征,高昌灭国以后,卫公率兵北上,同朕东西夹击,彻底剿灭薛延陀部。”
李靖道:“陛下要御驾亲征?不可啊!”
李世民道:“灭高昌是顺手的事情,一个薛延陀部朕和卫公二人打,杀鸡用牛刀,朕就是很多年没出去了,手痒。”
皇帝这个决定,多少有些随意,眼下皇帝在兴头上,进言皇帝多半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