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第110章 刷声望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小说免费阅读


递到嘴边的话,李世民当即接过来,道:“当初讨论年号时,国舅提议天祐,中书令说天祐不好,看着像是把治理的责任推给上天,显示不出治理的决心。规范商贸,管理外商,是朝廷治理的责任。现在已经是贞观十三年,朕治理的决心未改,诸公却没了当初辅佐的初心。”

李承乾默默给皇帝点赞,这才是吵架,对方拿出与民争利道德**,解释就陷入被动了,直接**回去才是真理。

天佑?

李承乾听到这个年号,大脑有那么短暂的空白,这个年号似乎是大唐王朝最后一个年号,厉害了,这一波长孙无忌跳预言家。

萧瑀道:“几个商人而已,太子殿下言过其实了。”

李承乾轻笑,还是学之乎者也的人会吵架,皇帝的道德**不接,直接换个对象转移矛盾。

“萧侍郎,现在是陛下问话,你是不是先回君上的话?陛下问诸公,是否要将朝廷治理的责任,交给商贾?”

把朝廷治理的责任交给商贾,李世民险些没憋住笑,兔崽子胡搅蛮缠的本事,着实让他大开眼界。

大臣们反对设立市舶司和织造局,是因为一但朝廷插手接管,会损害到商贾背后世家大族的利益。

下放朝廷治理的权力给商贾,这于士农工商埋入骨子里的朝堂诸公而言,无异于将他们的脸面放在地上踩。

岑文本当即反驳:“朝廷治理的责任,怎么可以交给商贾,贻笑大方。”

李世民道:“朝廷治理的责任不能交给商贾,你们又不同意朝廷对商贾进行治理,那你们说,该怎么办?”

侯君集道:“臣觉得,保持现状就很好。”

李世民道:“侯卿的意思,还是要将朝廷治理的责任推给商贾,还是外商。”

侯君集闭麦,张公谨出列道:“一开始讨论的是设立市舶司和织造局,与民争利不合情理,太子殿下却扯到了朝廷治理的责任,还是继续说朝廷设市舶司和织造局与民争利的本源问题。”

李承乾道:“陛下设立市舶司和织造局的目的,是要规范对外商贸,管理外商在唐交易,这就是问题的本源。”

李世民接过李承乾的话茬子,继续道:“设立有司,对民众进行管理,就是朝廷治理的责任,也是问题的本源。如果把朝廷的治理说成是与民争利,那么协同朝廷治理的诸公,你们的存在……”

皇帝说话点到为止,刚才反对的众人集体沉默。

一刀命中要害,李承乾暗叫刺激,还以为皇帝嘴毒是冲他一个人来的,结果皇帝是平等的创死所有人。

“中书令,朕看你久久不语,可是有了主意?”

房玄龄道:“诸公争论这许久,臣也在思考此事。发现前人不曾发现的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这就是治理,治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朝廷治理的责任,不能推给商贾,故臣以为,当设立市舶司和织造局,同时还要立法,规范管理对外商贸以及外商的问题。”

马周道:“臣附议!之前要做新预算,也说是没有先例,玄成公那句话说得好,没有先例就开创一个先例,若是可行,那就是造福后世的惯例。他今日抱病,若是来了,也必定会赞成陛下此举。”

李承乾道:“臣也附议!”

理屈无力辩驳,众大臣哪怕心有不甘,也只能跟着一起附议。

李世民满意点头,武力也可以推行下去,可手段太过强势,朝野上下弥漫一股惴惴之气,并不适合治理,他还是倾向于大臣点头,君臣一同将政令逐步落实。

“陛下,太子殿下东宫只一个太子妃,不符合朝廷规制,皇后殿下逝世,陛下应当为太子殿下安排,绵延子嗣。”

这是要给他选妃?

李承乾头皮发麻,他一个现代人跑古代来,三观不合,娶妻完全搭伙过日子,一个太子妃他觉得够了,他们夫妻两个和尚挑水吃,再添几个,水没得吃,还得担心后院起火。

“中书令,早朝议的是朝廷大事,是天下苍生的福祉,孤的私事就不用占用早朝时间。”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蹙了蹙眉,不愿意选美,不会是还喜欢男的?那个称心?

韦挺道:“太子殿下,天家子嗣绵延,怎会是私事?臣附议!”

没等李承乾开口,就是接连一堆附议,李世民抬手示意众大臣归位落座。

“太子,东宫只太子妃一人的确有些少了。此事,是朕疏忽了,朕让贵妃办一场赏花宴,为你细心挑选几个充入东宫。”

李承乾忙起身向皇帝拜了一拜,道:“陛下,太子妃有妊,臣不患无嗣,纳妃一事,臣不愿意。”

李世民真想扒开李承乾脑袋,看看李承乾脑袋里装了些什么东西,前朝大臣才不会关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