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梦里自知身是客》

建设新家(1)

《梦里自知身是客》小说免费阅读


下放落户到放鹰台六队的公文很快开出。

蒋和顺代表蒋家,拿着文书去找生产队长胡道德报道。一切出奇地顺利。七月五日当天就得到了建房用的宅基地。这是蒋家落户放鹰台六队的第一个大“福利”——一块位于对户街最西头的,坐南朝北向的,与五队马明宇家的后竹园相邻的,大致十五米宽,三十多米深,足有五百多平方米的一块空地。

由非农居民组成的第六队所有农户,原本就在原址原地住着。他们没有供给宅基地的需要。蒋家由坛子口老镇搬来,是唯一的外来户。所以,蒋家的宅基地要求立刻就得到了满足。

恰逢“百里长渠”放鹰台段清淤加宽,沿河两岸的护坡林被砍伐。在蒋梦言的建议下,蒋和顺抓住机遇找到公社林业管理委员会,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了八根直径在350——400厘米左右的“枫杨”原木,二十多根直径约30厘米湘杉树。他请人将木材拖运到了宅基地后面的水坑里泡着。

七月十日,坛子口的老屋被拆掉。朱佳慧拖儿带女,率领着搬家的板车队,浩浩荡荡的从坛子口搬来。在此前一天,蒋和顺就带着老二蒋林丰,在自家的宅基上支起了一个简易棚子,以作为一家人的临时住所。

宅基地的左邻,是放鹰台公社搬运站的职工马广生、付喜儿夫妇。这对夫妇年龄与蒋和顺夫妇略大。所以,蒋家孩子一致称呼这对夫妇谓“马伯、喜伯”。

“马伯、喜伯”人到中年,有一个非常出息的儿子马学文。运动前大学毕业,被分配在山城市工具厂任工程师。

喜伯虽然话多嘴碎,却是一个热心肠的人。见到蒋家眼前的困难,她主动提出借出一间房给蒋家的姑娘们安身。朱家慧随蒋和顺住到供销社蒋和顺的宿舍,蒋梦言和老二蒋林丰就住在棚子里守夜。

新房的建设工程就要开始了。蒋梦言很重视新房建设,为此,他第一次进入了他绝密的“空间”中,在前世书房的电脑上,用CAD设计软件对自己构思设计的房屋布局进行了验证。最后,手绘画出了正式的平面布置图。

平面布置图以家庭经济能够承受的极限来规划,他决定先期建成八米进深、十二米宽、坐南朝北的三开间两坡平房。坡顶高度与坡度与邻居喜伯家一致,绝不能高人墙头。用意是保持街面观感的整齐一致,以免招人嫉妒。隔两年有点积蓄后再建第二期,即在门面屋后靠邻喜伯家的界限位置上,加建坐东朝西、三米开间,三米进深的三间平顶房作为客房和周转房。

蒋家孩子太多,第一期的三间房怎样布局安排?为此,蒋梦言煞费苦心,他采用了两侧房间都在中间隔断,分成四个房间的设计,中间堂屋则在竖向五米处隔断,形成前堂屋后过道的布局。在三米深的过道上,可以临时搭一个铺位。这样,爸爸妈妈住一间;三姐四姐各带一个小妹住一间;大小伙子二哥住一间;堂屋后面的临时铺位就留给蒋梦言自己。

至于厨房和茅舍,在正屋中是无法安排的。蒋梦言考虑用坛子口老屋拆下来的几根檩子做骨架,采用芦苇夹墙,茅草盖顶的方式,搭建在屋后空地上。

蒋梦言跟父母和二哥商量,说服他们完全同意了他设计安排。随后蒋和顺开始各方联络人手,定于七月十五日房屋开建。

政府发放的安家费只区区三百元。在购买了那几十根原木后就所剩无几。在蒋梦言的空间仓库中,有早就准备好的建材。但没有合适的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