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去母留子?妾为这天准备好久了》

第41章 让他再纳一个厨子?

《去母留子?妾为这天准备好久了》小说免费阅读


就好比舞艺、唱曲儿、琴艺,其实多数都是要涉猎一下的,但要说精通却未必,只要平时听到了、接触到了,懂得鉴赏,能说出个高低好坏,不至于显得什么都不知道就行了。

而徐氏不一样,她是皇商出身,学这些东西不仅是一种爱好,更加不仅是用于欣赏和鉴赏的,她学这些是得能拿来经营的,或者能送出去打点人脉的。

因此她懂得一定要比大多数人深入,她可以不会,但是必须懂里面的关窍的,而且她钻研这些的角度也与那些个贵女不一样。

这还只是一个方面,其实徐氏在别的事儿上也经常是这么个路子,这大半辈子过去了,也没改多少。

她跟姜定武成婚的时候,姜定武想着能找一个精明能干的替他打理内宅,尤其是将来能将他那原本就不算减薄的家底儿扩充上一些,不仅将来不愁养活这继室后生的子女,连带着原配生下的姜奕德也不会被委屈了。

可是人娶回来了,过了最初的新鲜劲儿了,他才发现,这皇商家的闺女和这些勋贵、文臣家的女儿是不一样的。这么多年下来,依旧格格不入。

于是,等到姜奕德这个世子立稳了之后,他也索性端起了等着含饴弄孙的姿态,开始纳妾享乐起来。如今他和徐氏院子的小娘和通房,不管是不是在府衙记名的,全算上都往十个上面奔了。

徐氏不用子女日日来请安,尤其是姜奕辰这个已经在外面谋了差事的儿子,这几日姜奕辰因着纳妾的事儿又刚见过她,姜奕辰一看见安姑姑在这儿等他,他就以为是徐氏跟姜定武闹起来了。

安姑姑笑着摇头道:“四公子莫急,不是什么着急的事儿。夫人最近胃口不好,好不容易得了一道好吃的扁食,今日竟然吃了一碗多。”

“这一高兴啊,就让奴婢来跟您说一声,这‘厨子’有功,是个聪慧伶俐的,应该受到褒奖。”

“能让母亲胃口大开,想来手艺了得,的确该赏。”姜奕辰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很诧异。

一个厨子而已,只是做了一碗扁食,再好吃,它也依旧是扁食,当不得什么大菜。

徐氏自己吃的好,自己赏了就是了,他要是当时在跟前,让他去赏了也行,可这隔着大半个府邸,就让贴身服侍的人过来给他传话。

姜奕辰一下子就想到了陶丝绣身上……他们这些世家公子到了年纪了,都会安排教导人事的女子做他们的屋里人,这女子通常会比他们大上个三五岁。

等到他们成亲娶了正室夫人之后,这些个女子通常就会成为他们的通房甚至妾室,也有一部分会被厚赐金银之后出府嫁人,而徐氏给姜奕辰安排的那个人就是陶丝绣。

当时的姜奕辰很不满这样的安排,他觉得有这么一个人横在他跟他将来的妻子中间,是一件很尴尬的事。

关键是,从选爱妾的角度来看,姜奕辰并不喜欢陶丝绣,他还很惜才,觉得这个比自己大了几岁的侍女不仅绣功了得,还很擅长管人,人缘又好,将来能当一个很好的管事儿。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徐氏,徐氏却问了他一个问题,既然陶丝绣有这样的本事,那该如何把她留住呢?

姜奕辰那时候还是个毛头小子,刚刚接触庶务,在用人上还不懂什么男女之别。

他只知道定安侯府的庶务中有很大一块儿都和织染、刺绣有关,这个陶丝绣很重要,既然重要,能当大掌事,士为知己者死,那就该表现出对她才华的欣赏,然后不吝惜金银、财物,并且善待陶家二老甚至是陶丝绣的手足。

却不想徐氏笑着告诉她,陶丝绣早就没了这些可以牵挂的亲人,而且她早晚是要嫁人的。女人嫁了人,就会有外心,就算她嫁给了府里的管事儿和下人也一样。

他该知道还有一句话叫“女为悦己者容”,像陶丝绣这样的人应该收了做屋里人,尤其是最好给她一个孩子,这样他们之间才有了最坚实的共同利益,她才能一辈子为他所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