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君妇升职手札》

72. 且尽欢

《君妇升职手札》小说免费阅读

果如赵舒和所言,不过三日,宫里便正式下了册封的诏令。

正五品才人,赐居承欢殿。

一切的一切,与赵舒和当日所说的分毫不差。唯有一点区别,便是光熹帝还为赵舒和拟了封号,是个“荣”字。

宫里今后再称呼赵舒和,便不是赵二娘子了,而是、荣才人。

“……荣才人?”

元嘉喃喃道。

“是,听说荣才人很得陛下喜欢,”兰华为元嘉新斟了盏茶,“近日若有伴驾,陛下多属意荣才人去。承欢殿还新扎了个秋千架子,又移了许多珍贵草木过去呢。”

“荣才人……”

元嘉像是没听到兰华的话一般,只低声重复着。

“女君、是好奇荣才人的封号?”

兰华柔声问道。

元嘉被一声“女君”唤回了神,干脆顺着这话问道:“不瞒姑姑,我确是有些好奇的。许是我进宫的次数少,见的人也还不够多,印象中倒少有以封号相称的娘娘们,反是称呼姓氏的多。”

“今上也许多年未下赐封号了,”兰华仍是轻声细语,“如今有封号的,多是早年间进宫的嫔妃。数年伴驾,便非一宫主位,也是宫里的老人了,自不用靠封号再与同姓之人区分。至于后进宫的,无陛下属意,礼部自也不会去做拟选封号的事情,故而多以年纪称呼大小娘子。荣才人如今得陛下亲赐封号,可见是极受恩宠的。”

“姑姑,‘荣’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陛下为何选了这个字做赵娘、荣才人的封号呢?”

拂冬正坐在一旁缠着丝线,闻言显出几分好奇。

兰华一时微愣,少顷有些不确定道:“荣有显贵、尊荣之意,想是陛下喜欢荣才人,特意选了这个字,以示对荣才人的看重吧。”

拂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虽还是有些困惑,却也知趣地不再多问。倒是元嘉,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连喝茶的动作也放缓了。

“……女君?”

兰华又唤了一声,而后恍然,“倒是奴婢忘了,女君前次入宫是见过荣才人的,可是这封号有什么奴婢们不知道的特殊之处?还请女君替咱们解解惑。”

元嘉今日愣神的次数有些多了,或许该说,自三日前从宫里出来,元嘉发愣的时候就多了许多。不是盯在一处出神,就是在与别人说话时突然没了声响。

此刻听见兰华询问,元嘉使劲闭了闭眼,换作一副再正常不过的模样,这才笑着摇摇头,道:“我也是不知道的。只是听姑姑说起陛下往承欢殿移植草木的事情,便陡然想起这‘荣’字本指桐木,又含草木繁盛之意,荣才人的封号或许有此含义。可转头又想,这封号多讲究吉意,哪里会像我这般,只求其面上之意,便又觉得是自己猜错了,少不得愣了一会。”

说着,又埋头啜饮了一口茶水,也借此遮掩住自己略显僵硬的表情。

兰佩一直坐在元嘉侧旁,只看得清前者小半张脸的表情,如今听见元嘉始终不见异常的平稳声调,便也自然道:“许是二者皆有呢。”

带着些许附和的意味。

正当时,有宫女进门来报,道熙宁公主前来拜访,马车已驶进太子府了。

元嘉有些惊讶,她并没有收到燕景璇的拜帖,想是前者兴之所至,便就直接过来了。

元嘉忙唤人摆上果子,又重新沏了茶,还未喘口气,便见燕景璇戴着幕篱、领着侍女们跨门而入。郑华照例随在身后,却没有进门,只在槛外守着。

元嘉的视线在幕篱上停留几瞬,而后自然上前,唤了句“皇姊”。

兰华亦是屈膝行礼。

“兰华姑姑也在?”

燕景璇并不摘帽,只掀开身前两片轻纱,露出完整的一张脸,又笑着朝兰华问好。

“太子殿下怕太子妃长日无聊,临行前特意叮嘱奴婢,让奴婢时常往太子府来,也好为太子妃说些宫中趣事。”

兰华直起身子,温言道。

“太子的意思?”燕景璇似乎笑了一下,“那本宫问你,祁弟出去了这么些时候,可有给太子妃送过家书?”

“公主这是为难奴婢呢,”兰华无奈一笑,“想来若有书信,也是先交予陛下与皇后殿下的,哪能让奴婢代为转交呢。”

燕景璇似乎只是随口一问,听完兰华的话也只是点头,再没有继续追问。

倒是兰华自觉道:“太子妃既有公主相伴,奴婢就先告退了。”

“如此,便不留姑姑了。”

燕景璇微微一笑,不等元嘉开口便直接允了。

兰华面色如常,再次行礼后便转身离开了。

元嘉没有说话,只看着兰话的身影远去,方朝燕景璇道:“皇姊今日怎么戴起幕篱了?”

燕景璇不语,只抬手解开系于颈下的丝带。倒是始终跟在燕景璇身侧的一人,掀了纱帘,又露出双带笑的眸子望着元嘉。

“你……”

元嘉面露惊讶,随即展颜而笑,又朝左右道:“屋里闷得很,还不快去竹林那处另摆茶果,我要同皇姊好好说会儿话,今日就不见别人了。”

逢春几人虽有惑意,却也按着元嘉的吩咐,在紧邻长春馆的竹林深处新上了茶点,又细心添置了一番,这才请元嘉与燕景璇移步。

这期间,元嘉将大半注意力都留在了另几个离得稍远,却同样头戴幕篱的女子身上。燕景璇早取下了幕篱,正拿在手里把玩,见元嘉视线来回飘移,少不得一笑,“你这是做甚,一会儿到那什么竹林里了,叫她们把幕篱取下来,让你一个一个的慢慢看,可好?”

说着又咦了一声,奇怪道:“我来这儿的次数也不少了,怎不知道你这院子旁边还有个竹林?”

元嘉这才收回视线,“我见刘良娣的竹香馆栽了好些翠竹,又好看又遮阴,便命人移了一片过来。只是才新栽没多久,瞧着没有竹香馆那片繁茂罢了。”

“莫不是、祁弟离京后移的?”

燕景璇又问道。

“我成日在院子里待着也是无趣,找些事情做罢了。”

元嘉也不否认。

“你呀,”燕景璇竟有些遗憾,“分明是新婚的夫妇,怎么就半点不关心夫婿的行程……他此趟是否顺利?身体又是否康健?你倒好,只对自家门前种什么花草感兴趣。”

元嘉却不以为意,笑着坐回榻上,仰头朝燕景璇道:“皇姊说什么呢,太子如今不是诸事顺遂吗,又何必我白操心一场,还不如做些喜欢的事情打发时间呢。”

“……你何以如此笃定?”

燕景璇奇道。

“若是不顺,皇姊也不会有心思往我这儿来了,”元嘉笑意不减,“是也不是?”

“这一晃都小两个月了,他倒捡懒,连封家书也不肯写。”

燕景璇没有回答,只又绕回了家书的事情。也不知是否是元嘉听错了,总觉得这话里面,隐约带了几丝不满的意味。

只是,她也确实不在意就是了。

遂道:“太子此行是公差,办的又是彰显我朝气度的大事,自当诸事奏陈父皇,又何必特意予我书信呢?再者,我观母后近来神色,见她眉宇疏阔,面带红润,帝后一体,想来前朝也是风平浪静的,太子自然也就诸事顺遂了。”

燕景璇还欲说些什么,却被身后人扯了扯袖角,又适逢红玉进屋来请,这才偃旗息鼓,只跟着元嘉往竹林而去。

一路上,燕景璇不时便侧头打量元嘉,见她神态自若,嘴角还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便知这人在燕景祁离开的这些日子里过得不差,对燕景祁的动向也是真的不放在心上。

可这本也是情理之中──元嘉成为太子妃还不到半年,如今更直接与燕景祁分隔两地,又谈何情谊呢?

燕景璇默默收回视线,又在心底叹了口气。这本不是她该操心的,可她是真的喜欢元嘉的性子,又因这段时日的相处生出几分真心,所以在听过马车上的那些话以后,便总希望元嘉能与她这个弟弟的感情好些,再好些。

薛神妃不也没有孩子吗,可太子妃之位到死都被她牢牢攥在手心。其中固然有她自己的苦心经营,可更多的,还是燕景祁喜欢她,愿意处处予她尊贵体面。

而元嘉,哪里不如薛神妃了呢?

燕景璇有些出神地想着,不知不觉间已行至元嘉口中的竹林,却看不出半点新移的样子,分明是繁茂的翠绿。燕景璇收敛了心绪,先赞了一声,目光又扫过逢春几个,这才缓步上前,又细细打量起来。

元嘉本也是为了方便说话才选的这个地方,此刻不必燕景璇示意,便已抬了手命人退下。不多时,竹林里只剩下郑华,和跟在燕景璇身边、至今没有取下幕篱的几人了。

服侍的人一走,燕景璇便收回了四处打量的目光,只旋身坐在石凳上,又给自己斟了满杯的茶。

“胡玉楼一别,庄娘子近来可好?”

元嘉也跟着坐了下来,却不是要和燕景璇说话,只朝着头戴幕篱的其中一人笑问道。

“得您记挂,妾身一切都好。”

庄映秋摘下幕篱,用她那如水一般的眸子望着元嘉,眼尾眉梢是从未变过的柔和笑意。说话间,庄映秋身后的两人也跟着取下幕篱,竟也是元嘉在胡玉楼里见过的——沈阿翘与孙荆玉。

“这是……”

元嘉的话里带着明显的诧异。

“原是怕祁弟走的太久,你在府里呆得无聊,特意过来予你解闷的。”燕景璇放下瓷盏,另换了个姿势撑住下颌,“可今日看来,你自个儿倒潇洒快活的很。”

元嘉抿嘴一笑,先请庄映秋几人入座,又一一替人将茶斟满,方道:“皇姊自个儿说说,一直呆在西山别院不肯回来的人是谁?”

庄映秋偏过头一笑,显然知道些内情──燕景璇不乐意回京,更不乐意在那日以后再听到赵家姊妹的近况。可这副明显玩笑的表情,燕景璇看了也不见恼怒,只浅浅发出一声轻嗤,“左右也没什么新鲜事,待在上京亦是无趣,便干脆不回来了。”

“庄娘子也去了西山别院吗?”

看着两人的反应,元嘉猜测道。

“是,”庄映秋温声道,“只是怕冲撞贵人,是以初六那日才去的别院。”

元嘉顿时了然,又问起沈阿翘与孙荆玉来,“那沈娘子和孙娘子也同在西山别院了?”

“虽在,却比庄姊姊又晚了两日。”

沈阿翘笑道。

“得公主相邀,在别院赏了景、游了湖,又与庄姊姊一道补了乐谱、编了新舞,每日都像是不够用一般。”

孙荆玉顺着前者的话,又细声解释了两句。

“新舞?”元嘉饶有兴致,“娘子这句话倒把我的好奇心肠给勾起来了,只是不知胡玉楼何日才会演此新舞?”

“早着呢。”

燕景璇撑着下颌随意道,言语间已恢复了熟悉的矜傲模样。

“虽编好了,却还未排过,想来动作也还要再改,”庄映秋抿嘴一笑,“等哪日排好了,定请您过府赏鉴。”

“若我得空……一定是要来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退出畅读,阅读完整章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章节错误! ]      [ 停更举报 ]
猜你喜欢
小说推荐
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不以盈利为目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